一、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舉措
為助力全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從2015年起,中指辦持續實施中國名鎮誌文化工程,2016年起,實施中國名村誌文化工程。該文化工程對名鎮名村的界定為住建和文物部門認定的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經濟強鎮、特色鄉鎮等。由各地根據條件主動申報,從篇目製定到印刷出版等一係列編纂工作,均要接受中指辦業務指導。由縣級地方誌工作機構牽頭落實經費,列入工程的名鎮名村所在地省、市級地方誌工作機構適當給予資助,中指辦在出版環節給予適當資助。
截至目前,全國有30個省(區、市)申報了278部名鎮誌、139部名村誌,出版了93部名鎮誌、64部名村誌。其中,南寧市江南區《揚美村誌》納入該工程,是我區唯一入選的一部。
二、兄弟省市的成功經驗
(一)浙江。首輪修誌時,浙江省已是全國出版鎮村誌最多的省份,據1992年不完全統計,出版新編鎮誌68種、村誌46種,並形成浙江新誌兩大係列——浙江省名鎮誌、浙江省名村誌。二輪修誌時,鄉鎮村誌依然未納入省誌辦指導範圍,但和一輪修誌時一樣,不少鄉鎮和村委依舊不改熱情,截至2018年年底,浙江累計出版鄉鎮街道誌和村誌共約700部。浙江省鄉鎮村誌的編修模式為:
1. 政府重視修誌,擔當修誌主體。一般為鄉鎮黨委、政府組成編纂委員會,負責指導、協調和保障工作,下設編委辦或修誌辦,選定主編和副主編,具體負責修誌業務工作。村誌編修略有不同,早期有一些村民自發編修,隨著修誌逐漸被納入鄉村文化建設的範疇及方誌機構的深度介入,由村委會組織、方誌機構指導的修誌模式逐漸占據主要地位。
2. 民間基礎深厚,學者鄉民攜手修誌。尤其是在村誌編修這一層級,編纂力量基本為本地鄉賢,學者則多是為之作序、題詞、評論或宣傳。
3. 方誌部門介入,助推成效顯著。尤其是二輪修誌時,市縣誌辦主動將鄉鎮誌編修納入常規工作,大力推進,效果明顯。如嘉善縣在編修二輪縣誌的同時,縣委、縣政府發文要求編修鄉鎮誌,至2018年,嘉善縣11個鄉鎮全部出版誌書。柯橋區全域編修鄉鎮村誌,實現鎮鎮有誌。
(二)江蘇
1. 立法層麵推進名鎮名村、傳統村落誌書編纂。《江蘇省地方誌工作條例》(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18年9月21日通過公布,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省人民政府批準公布的曆史文化名鎮、名村,應當編纂誌書,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編纂。《江蘇省曆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和曆史文化保護區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力量,加強對當地的曆史沿革、風物特產、傳統地名、環境風貌、民風民俗等口述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搜集、整理、研究和保護利用。地方誌工作機構應當加強指導。蘇州市政府出台《蘇州市實施〈地方誌工作條例〉辦法》,在全省首家明確編纂鄉鎮誌為鄉鎮(街道)的法定職責。
2. 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啟動江蘇名鎮名村誌文化工程。2016年12月,江蘇名鎮名村誌工作正式啟動,列入規劃的名鎮名村誌共有60部,其中名鎮誌35部,名村誌25部。2016年12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轉發〈江蘇名鎮名村誌編纂工作方案〉的通知》,啟動江蘇名鎮名村誌編纂工作,列入首批編纂的名鎮名村誌有60部,其中名鎮誌35部,名村誌25部。《通知》下發後,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地方誌工作機構積極組織,貼近指導。2018年江蘇省地方誌辦公室印發《江蘇省地方誌辦公室關於印發〈江蘇名鎮名村誌評審驗收辦法〉的通知》,以規範江蘇名鎮名村誌評審驗收工作,確保誌書質量。日前,首批編纂的名鎮名村誌已通過驗收並交付出版。省地方誌辦公室提出打造全媒體誌書的創新目標,推進名鎮名村誌工作轉型升級。
3. 全省修誌編鑒逐步從省、市、縣向鄉鎮(街道)、村(社區)以及政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延伸,尤其是鄉鎮(街道)誌編修熱情高、普及麵廣,部分市、縣(市、區)已形成鄉鎮(街道)修誌編鑒全覆蓋。如蘇州、揚州、徐州全麵開展鄉鎮(街道)誌編纂工作,基本實現鄉鎮(街道)修誌全覆蓋。鹽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在“十四五”期間開展鎮村誌編纂工作的通知》。蘇州鄉鎮街道誌村誌成果更是豐碩,基本所有建製鄉鎮均編纂地方誌,已經出版鄉鎮街道誌200多部,編纂出版村誌80 多部,在編60多部,編纂村誌漸成氣候。
4. 市縣級地方誌工作機構力量強大,能對鄉鎮村誌編纂進行有效指導。江浙曆來出才子,江蘇省大部分市縣級地方誌工作機構雖然級別不高,但人文底蘊深厚,文人才子薈聚,除能有效指導鄉鎮村誌編纂外,還主動作為,在挖掘地方曆史文化資源,傳承地方傳統文化方麵作了不少工作。翻看江蘇省誌辦官網及蘇州、常州等市誌辦官網,此等感覺尤其強烈,市縣級地方誌工作機構並不需要省誌辦緊趕快催,在挖掘本地文化資源方麵有一種“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主動。
(三)上海
2018年2月上海市誌辦印發了《上海市鄉鎮街道村誌及專業誌編纂規劃(2017—2025)》,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以“全覆蓋、成係列、有特色”為導向,堅持連續編修原則,做好符合編修條件的鄉鎮街道誌和專業誌編纂規劃並加以推進;“十四五”期間,符合編修條件的鄉鎮街道誌和專業誌編纂基本完成。截至2017年4月底,上海市社會主義新方誌編修中,共編鄉鎮街道誌類395部,村誌類150部。上海市所有郊區各區、縣如浦東新區、南彙、寶山、嘉定、青浦、奉賢、鬆江、金山、崇明等都借編修兩輪區( 縣)誌之際,組織區、縣內各鄉鎮編纂了鄉鎮誌。青浦區、奉賢區、金山區實現鄉鎮誌編修全覆蓋。金山區124個村均編有誌書。
(四)廣東
1. 開展廣東省自然村落曆史人文調查,出版《全粵村情》。
2016年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文成立廣東省自然村落曆史人文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擔任組長,省政府副秘書長和省地方誌辦主任擔任副組長,多個廳局副職和各市分管地方誌工作的副市長任組員,負責普查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廣東省自然村落曆史人文調查》編纂出版的組織領導等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省地方誌辦承擔,省地方誌辦牽頭開展全省自然村落曆史人文普查,對全省13萬多個自然村進行地毯式調查,該普查直接投入力量超過17萬人,參與人數逾百萬,采集數據約5.5億字、圖片24萬幅、視頻2048部,組織編纂巨型地情圖書《全粵村情》。《全粵村情》總共110卷、600冊,是自然村落曆史人文普查的重要成果。另外還編纂了《廣東省精準扶貧村情集成》,涵蓋1.7萬多個自然村。
2. 將指導編纂鄉鎮村誌納入地方誌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廣東省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加強對各類專業誌、鄉鎮村誌編纂的管理、指導與服務,製定各類專業誌、鄉鎮村誌編纂管理辦法。到2020年,指導編纂各類專業誌約100部、鄉鎮誌約100部、村誌約100部,全省中心鎮和曆史文化名鎮基本開展誌書編纂。組織實施好中國名鎮誌、名村誌文化工程,指導編纂名鎮誌、名村誌60部以上。
3. 城市化迅猛發展倒逼村誌編修。改革開放後,廣州的農村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許多冠以村的地方土地被征收,農村變成了“城中村”,近年來,城中村麵臨舊城改造,拆遷改成商業樓盤已成大勢,那些世代聚居在一處的本土人猛然覺醒,想在徹底淹沒在城市化以前,搶救記錄下曾經的曆史。這裏最典型的代表是廣州市天河區。2001年4月,在政協天河區五屆四次會議上,政協委員提交了“搶救各村曆史刻不容緩”的提案,指出隨著廣州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不少村落土地被征用,鄉村麵貌急劇變化,要求區政府組織編修村誌以挽救即將消失的村莊曆史資料,提出了一村一誌的目標;同年5月,天河區政府發文,同意區政協提案,要求區誌辦負責組織村誌編修工作;2002年,村誌編修首次寫入天河區政府工作報告,由此,啟動天河區長達10餘年的全部村誌編修工作。2003—2008年,共有17部天河係列村誌陸續出版。村誌係列叢書已成為天河區特色的文化品牌。2009年,由於籌辦亞運會,廣州“城中村”改造提速。黃埔、白雲等區一些麵臨拆遷的村莊自發組織編修村誌,如黃埔區橫沙村。該村2002年實行村改居,2009年著手城中村改造,許多宗祠、家塾麵臨拆遷或異地搬遷,村領導遂以此為契機,外聘主纂人員,及時拍照、采訪,在原有村誌初稿基礎上重新編修村誌。在橫沙村影響帶動下,附近兄弟村如下沙、雙沙、姬堂等,亦在隨後兩年紛紛著手重修村誌。據中指辦統計的數據,最近幾年,廣東省編修的村誌和申報中國名村誌文化工程的數量都位居全國前列。廣州市誌辦對轄區內村誌主編及主要撰稿人進行業務培訓和指導。
(五)山東
2016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山東省地方史誌編纂委員會關於做好鄉鎮村誌編修工作的意見的通知》(《通知》全文見附件三),提出:提倡有條件的鄉鎮、村莊全部啟動修誌工作,其中,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定的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以及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的特色名鎮、名村,2018年年底前完成修誌任務。
2017年3月,山東省地方史誌辦公室印發《齊魯名鎮名村誌文化工程實施方案》(《方案》詳情見附件三),齊魯名鎮名村誌文化工程以打造精品佳誌為目標,力爭用2—3年的時間,出版100部左右彰顯齊魯特色、富有文化底蘊的名鎮名村誌。
(六)河南
2013年,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鄉鎮誌編纂工作的通知》(詳見附件三),在全省層麵啟動鄉鎮誌編纂工作。《通知》要求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負責誌書資料收集、初稿編寫等工作,內部評審後由縣級地方誌工作機構組織專家評審,評審修改後形成送審稿報省轄市地方誌工作機構審查驗收;誌書出版後3個月內,報省地方史誌辦公室備案。有條件的地方可適時啟動村、城市社區誌書編修工作。2014年,河南省地方史誌辦公室印發《鄉鎮誌編纂指導意見》(詳見附件三),《意見》要求:每縣每年至少重點指導1~2個基礎好、有特色的鄉鎮啟動鄉鎮誌的編纂工作,由點到麵,逐步展開,穩步前進。2019年河南省地方史誌辦印發實施《河南名鎮名村誌編纂方案》。
(七)北京
2017年11月,北京市地方誌辦和市農委聯合印發了《北京市特色鄉鎮村誌書編纂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啟動特色鄉鎮村誌編纂工作。市地方誌辦將會同市農委,組織、協調、指導本市13個涉農區完成特色鄉鎮村誌的編修工作。2017年啟動了首批16部村誌的編纂工作,2018年已基本完成。2018年其餘傳統村落誌的編纂工作全麵啟動。2020年,北京市完成21部國家級傳統村落誌和44部市級傳統村落誌以及一批的特色鄉鎮誌的編纂和出版工作。
(八)安徽
安徽省於2014年底啟動鄉鎮誌編纂,當時,安徽省第二輪市縣誌的編修已經全麵完成,安徽省方誌辦主動延伸職能,編纂指導鄉鎮誌,並以省誌辦的名義下文到各市縣地方誌辦,鼓勵編修名鎮名村誌。從2015年起,安徽省史誌研究院(原安徽省誌辦)每年舉辦一期鄉鎮村誌業務培訓班,對鄉鎮村誌的主編及編纂人員進行培訓。
(九)福建省泉州市
開展“鄉村記憶”文化項目建設。“鄉村記憶文化”建設項目是泉州市鄉村振興戰略19個“三年行動方案”之一。2018年3月,泉州市檔案局牽頭市方誌委製定的《“鄉村記憶文化”項目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獲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項目由市財政補助405萬元,由市檔案局(館)、市委史誌研究室負責實施,用三年時間、分兩批次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基本原則,以挖掘開發鄉村記憶文化為主線,創建“項目化”運作方式,通過規範建檔、編史修誌、保護史跡、建設特色記憶文化展示館等措施,在全市範圍內先行保護並建設50個具有地方特色曆史文化記憶的代表性鄉村。2021年2月,泉州市第二批38個“鄉村記憶文化”項目驗收工作圓滿結束。至此,泉州市50個“鄉村記憶文化”項目已經全部建設完成。
除外省做法和經驗供我們借鑒外,還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學術界對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關注。
典型代表是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2013年6月4日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天津大學批準,依托於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組建,為國家級傳統村落保護與研究機構。馮驥才為中心主任。中心主要職能有五方麵:1.學術研究。在建築學、民俗學、人類學、考古學、民間美術學等諸學科交叉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傳統村落的基礎理論體係,為我國傳統村落搶救和保護工作提供係統和科學的學術支撐;2.資料存錄。建立傳統村落完整資料體係,搜集和整理傳統村落的檔案和文獻,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國傳統村落數據庫。3.項目實踐。實踐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理論的應用研究,站在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工作一線,將理論與村落實際保護與發展相結合,為國家製定“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提供科學的標準與建議。4.學術交流。舉辦學術會議,參與國內外本領域的學術交流,薈萃學術成果。5.宣傳與教育。以刊物、網站、講座、展覽等形式普及傳統村落知識與價值,擴大傳統村落保護主體範圍,形成全民自發保護傳統村落機製。
2014年6月10日,“留住鄉愁——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項目啟動會在京舉行。該項目受住建部特別委托,由中國民間文學藝術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及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共同組織實施。此項調査的圖文信息,全部由中心歸納、整理和編製。中心的首項工作是為全國性的村落普査製定科學、統一的標準,以保證調查規範有序,以利鑒別、認定和檔案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中心派出專業團隊,完成了立檔調查的範本,並前往北京、河北、重慶等多地進行專業指導。圍繞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項目,中心設計、考察、整理,並最終出版《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田野手冊》《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範本》《20個古村落的家底——中國傳統村落檔案優選》。此外,中心十分關注傳統村落的現狀與發展,緊密圍繞傳統村落“空心化”問題展開一係列研究,相繼出版《大汖村誌》《大汖村最後十三人》《胡卜村文化記憶》等相關書籍。
二是商業機構涉足鄉村史誌編修。
華夏百科信息研究院是一家在北京注冊的商業機構,創辦有中國村誌網,該公司啟動了“千縣出書、萬村修誌、全民立傳”文化品牌工程,聯合發起並推出的《大美縣域》《中國村誌係列叢書》《共圓中國夢·書寫中國人》《我為父母寫一部書》等大型係列叢書策劃、編纂、出版活動。
三、廣西鄉村史誌編纂及史館建設情況
(一)史誌編纂情況
民國及民國以前,廣西沒有編修鄉村史誌的曆史記載,也沒有流傳至今的鄉村史誌。新中國成立後,廣西鄉村史誌編修未被列入地方政府組織的新方誌規劃,編修處於自發狀態。現已知最早的鎮誌是1960年出版的《百色鎮誌》,最早的村級誌書是1964年的《橫縣禤村村史》(手抄本)。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隨著鄉鎮經濟的發展,廣西各地陸續有鄉村開始編修鄉村史誌。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地方誌事業的發展、民眾曆史文化意識的增強,鄉村史誌的編修發展進一步加快。相繼有《象州鎮誌》《友愛村誌》等一批鄉村史誌問世。根據已知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廣西共出版鄉村史誌154部,其中鄉鎮誌43部,村史村誌111部。此外,還有《五通鎮誌》《唐家村誌》等30部鄉鎮村誌正在編纂當中;《江頭村誌》《白鶴屯誌》等13部鄉村史誌編纂正在籌備計劃中。已經出版的鄉村史誌中,16部是名鎮名村或傳統村落誌。我區鄉鎮誌基本上都是由鄉鎮政府主持編修,經費基本以財政資金作為保障,多數是公開出版,少數內部發行。村史村誌多由鄉村指派人員或由社會賢達組織編纂,經費多以村兩委自籌或社會鄉賢捐款,多數是內部發行,少數公開出版。(數據詳見附件)
(二)史館建設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我區已建成各類鎮村史館181個,累計建築麵積超過2.5萬平米,累計參觀人次超過211萬人次,其中,累計參觀人次超過1萬的鄉村史館有29個。累計參觀人次最多的是武宣縣東鄉鎮三多村的中共桂中第一黨支部紀念館,累計參觀人次達30萬;其次是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廣西傳統村落)村史館和忻城縣馬駟鄉馬駟村都宜忻遊擊隊紀念館,累計參觀人次均超過20萬。這些史館(民俗館)基本都是利用已有房屋布展,建設資金一般來源於政府財政,個別來源於集體經濟、業主個人或旅遊開發公司。目前正在建設的鄉村史館有26個,還有19個在計劃建設中。(數據詳見附件)
附件:廣西鄉村史誌編纂及史館建設基本情況表
附件
已經出版的鄉村史誌基本信息統計表(155部)
序號 |
市 |
縣 |
史誌 名稱 |
組織編纂機構 |
編纂時間 |
出版時間 |
公開 出版或 內部 出版 |
經費來源 |
總經費 (萬元) |
參與編纂的退休幹部或社會賢達人數 |
是否有地方誌辦人員參與編纂 |
編纂人員是否受專業培訓 |
是否有專業修誌人員指導 |
備注 |
1 |
南寧市(52部) |
江南區 |
揚美村誌 |
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揚美村誌編纂委員會 |
2017.3 |
2017.12 |
公開出版 |
財政撥款 |
5 |
2 |
是 |
是 |
是 |
經費金額僅為城區下撥金額數 |
2 |
西鄉塘區(2部) |
萬秀村誌 (館藏) |
萬秀村誌編委會 |
|
2009.8 |
公開出版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
|
3 |
蘇盧村誌 |
|
|
已出版 |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
||
4 |
興寧區 |
友愛村誌 |
友愛村誌編委會 |
|
1996.11 |
公開出版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
|
5 |
青秀區 |
施厚村誌 |
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施厚村誌編纂委員會 |
2016.6 |
2016.12 |
公開出版 |
財政撥款 |
23 |
3人 |
是 |
是 |
是 |
|
|
6 |
南寧市(52部) |
邕寧區 |
《孟蓮村誌》 |
《孟蓮村誌》編纂委員會 |
啟動編纂時間不詳,2000年通過縣級評審 |
2008.7 |
公開出版 |
不詳 |
不詳(書定價35元) |
2 |
是 |
是 |
是 |
|
7 |
《那陳鄉誌》 |
《那陳鄉誌》編纂領導小組 |
1991.3 |
|
內部出版 |
鄉財政撥款及民間眾籌 |
|
3 |
是 |
是 |
是 |
|
||
8 |
良慶區 |
福海村史 |
|
|
|
|
|
|
|
|
|
|
|
|
9 |
武鳴區 |
曾甘村誌 |
不詳 |
1987 |
1999.4 |
公開出版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
|
10 |
英烈村誌 |
寧武鎮英烈村民委員會 |
2009.12 |
2014.9 |
內部出版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
||
11 |
雙橋大全 |
|
2016 |
2019.12 |
公開出版 |
2019年《廣西史誌文化研究叢書出版資助項目》 |
|
|
是 |
是 |
|
|
||
12 |
南寧市(52部) |
橫縣 |
橫縣禤村村史 |
|
1963 |
1964 |
抄本 |
|
|
|
|
|
|
|
13 |
大爐行政村史 |
大爐村史編纂領導小組 |
2013.1 |
2015.10 |
內部出版 |
個人捐助 |
5 |
12 |
否 |
否 |
否 |
|
||
14 |
飄竹村史 |
飄竹村史編纂領導小組 |
2000 |
2003.10 |
內部出版 |
個人捐助 |
1 |
11 |
否 |
否 |
否 |
|
||
15 |
明新村誌 |
明新村誌編纂領導小組 |
2007 |
2010.12 |
內部出版 |
個人捐助 |
6 |
30 |
否 |
否 |
否 |
|
||
16 |
格木村誌 |
格木村誌編纂領導小組 |
2015 |
2019.1 |
內部出版 |
個人捐助 |
15 |
30 |
否 |
否 |
否 |
|
||
17 |
賓陽縣 |
上施村誌 |
中共賓陽縣上施村委員會 |
2015.8 |
2019.6 |
公開出版 |
財政撥款 |
8 |
45 |
是 |
是 |
是 |
|
|
18 |
南寧市(52部) |
賓陽縣 |
布寧村誌 (館藏) |
布寧村 |
1995 |
1998.8 |
內部出版 |
|
|
|
|
|
|
|
19 |
同泰村誌 (館藏) |
同泰村 |
2000.3 |
2001.9 |
|
|
|
|
|
|
|
|
||
20 |
上林縣 |
大韋村誌:1440-2012(館藏) |
《大韋村誌》編委會 |
|
2013 |
內部發行 |
|
|
|
|
|
|
|
|
21 |
石門村史 |
石門村村史編輯委員會 |
2015.3 |
2015.1 |
內部出版 |
個人捐助 |
|
50多人 |
是 |
否 |
否 |
|
||
22 |
馬山縣 |
白山鎮中學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23 |
白山鎮新興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24 |
白山鎮同富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25 |
白山鎮合群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26 |
南寧市(52部) |
馬山縣 |
白山鎮合作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27 |
白山鎮鎮北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28 |
白山鎮西華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29 |
白山鎮四達社區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0 |
白山鎮大同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1 |
白山鎮上龍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2 |
白山鎮新漢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3 |
白山鎮尚新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4 |
白山鎮內學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5 |
南寧市(52部) |
馬山縣 |
白山鎮造華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36 |
白山鎮立星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7 |
白山鎮興華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8 |
白山鎮民族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39 |
白山鎮三聯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40 |
白山鎮古腰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41 |
白山鎮民新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42 |
白山鎮玉業村村史 |
白山鎮鄉村辦 |
2018.10 |
2019.3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2 |
2 |
否 |
否 |
否 |
|
||
43 |
喬利鄉喬利社區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5 |
否 |
否 |
否 |
|
||
44 |
南寧市(52部) |
馬山縣 |
喬利鄉那料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5 |
否 |
否 |
否 |
|
45 |
喬利鄉東良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8 |
否 |
否 |
否 |
|
||
46 |
喬利鄉東雞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6 |
否 |
否 |
否 |
|
||
47 |
喬利鄉古樓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2 |
否 |
否 |
否 |
|
||
48 |
喬利鄉樂圩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4 |
否 |
否 |
否 |
|
||
49 |
喬利鄉興科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4 |
否 |
否 |
否 |
|
||
50 |
喬利鄉三樂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3 |
否 |
否 |
否 |
|
||
51 |
南寧市(52部) |
馬山縣 |
喬利鄉蘇博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3 |
否 |
否 |
否 |
|
52 |
喬利鄉北良村村史冊 |
馬山縣喬利鄉人民政府 |
2017.5 |
2017.8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0.1 |
2 |
否 |
否 |
否 |
|
||
53 |
柳州市 |
柳南區 |
《洛滿春輝》 |
洛滿鎮黨委、政府 |
2008.2 |
2009.1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實體單位資助、自籌 |
|
33 |
有 |
否 |
有 |
洛滿鎮人民政府報 |
54 |
柳北區 |
《沙塘鎮誌》 |
沙塘鎮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2008.5 |
2008.10 |
公開出版 |
財政撥款 |
5 |
17 |
否 |
否 |
否 |
|
|
55 |
柳州村誌:柳北卷 |
柳北村誌編委會 |
|
2009.12 |
內部發行 |
|
|
|
|
|
|
|
||
56 |
柳江區 |
《流山百年》 |
《流山百年》編委 |
1999.3 |
1999.11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實體單位資助、自籌 |
|
22 |
否 |
否 |
是 |
|
|
57 |
柳州市 |
柳江區 |
《流山百年》 |
流山鎮黨委、政府 |
2007.2 |
2008.3 |
不詳 |
財政撥款、實體單位資助、自籌 |
|
|
|
|
|
|
58 |
《百朋春秋》 |
《百朋春秋》編委 |
1999.12 |
2002.8 |
內部出版 |
自籌 |
|
25 |
否 |
否 |
是 |
廣西級特色小鎮 |
||
59 |
《漫話一都》 |
《漫話一都》編委 |
2009.12 |
2012.6 |
內部出版 |
自籌 |
|
49 |
否 |
否 |
是 |
|
||
60 |
《土博史話》 |
土博鎮黨委、政府 |
2000.8 |
2003.2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實體單位資助、自籌 |
|
26 |
否 |
否 |
否 |
|
||
61 |
《滄桑歲月》 |
《滄桑歲月》編委 |
2000.4 |
2002.9 |
內部出版 |
自籌 |
|
55 |
否 |
否 |
否 |
|
||
62 |
《成團滄桑》 |
《成團滄桑》 |
2003.4 |
2005.12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實體單位資助、自籌 |
|
|
否 |
否 |
否 |
|
||
63 |
柳州市 |
柳江區 |
恭桐星雨 |
編纂委員會 |
2006 |
2010.1 |
不詳 |
自籌 |
|
|
|
|
|
|
64 |
曲水流韻 |
編纂委員會 |
2012 |
2016.12 |
不詳 |
自籌 |
|
|
|
|
|
|
||
65 |
柳城縣 |
《古砦鄉誌》 |
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人民政府 |
1997年夏-1999.8 |
1999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不詳 |
5 |
否 |
否 |
是 |
|
|
66 |
《古砦仫佬族鄉誌》 |
《古砦仫佬族鄉誌》編輯委員會 |
2008.4- 2009. 10 |
2009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不詳 |
1 |
否 |
否 |
是 |
|
||
67 |
《東泉鎮誌》 |
東泉鎮誌編纂領導小組 |
2001.6- 2010. 12 |
2010.12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不詳 |
7 |
否 |
否 |
是 |
|
||
68 |
柳州村誌:柳城卷 |
柳州村誌編纂委員會 |
|
2008.12 |
內部出版 |
|
|
|
|
|
|
|
||
69 |
柳城自然村誌 |
柳城自然村誌編纂委員會 |
|
2012.5 |
內部出版 |
|
|
|
|
|
|
|
||
70 |
柳州市 |
鹿寨縣 |
《鹿寨鎮誌》 |
鹿寨鎮人民政府 |
2004.8 |
2006.7 |
公開出版 |
其他 |
無法核實 |
2 |
否 |
是 |
否 |
|
71 |
融安縣 |
《融安縣鄉鎮誌(第一卷)》 |
融安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
2008.2 |
2010.1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4.5 |
|
是 |
是 |
是 |
|
|
72 |
《龍妙村史》 |
龍妙村委會 |
2003 |
2005.3 |
內部出版 |
其他 |
2.5 |
8 |
否 |
否 |
否 |
中國、廣西傳統村落 |
||
73 |
龍妙村史:1764-2007 (館藏) |
《龍妙村史》編寫組 |
|
2007.6 |
內部出版 |
|
|
|
|
|
|
中國、廣西傳統村落 |
||
74 |
龍妙村史:1764-2011 (館藏) |
《龍妙村史》編寫組 |
|
2011.3 |
內部出版 |
|
|
|
|
|
|
中國、廣西傳統村落 |
||
75 |
融水縣 |
《安太鄉誌》 |
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誌編寫組編 |
|
1989.9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
|
|
|
|
中國、廣西傳統村落 |
|
76 |
柳州市 |
融水縣 |
《滾貝侗族鄉誌》 |
融水苗族自治縣滾貝侗族鄉誌編寫小組編 |
|
1989.12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
|
|
|
|
|
77 |
《三防鎮誌》 |
融水苗族自治縣三防鎮誌編纂委員會編 |
|
1990.7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
|
|
|
|
|
||
78 |
《中寨鄉誌》 |
融水苗族自治縣中寨鄉誌編纂委員會編 |
|
1993.1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
|
|
|
|
|
||
79 |
《小東江自然村誌》 |
融水苗族自治縣《小東江自然村誌》編纂組編 |
|
2014 |
內部出版 |
其他 |
|
|
|
|
|
|
||
80 |
柳州市 |
融水縣 |
《白雲鄉誌》 |
融水苗族自治縣白雲鄉誌編纂委員會編 |
|
1989.1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
|
|
|
|
廣西傳統村落 |
81 |
《洞頭鄉誌》 |
融水苗族自治縣洞頭鄉地方誌編纂小組編 |
|
2016.4 |
內部出版 |
財政撥款 |
|
|
|
|
|
|
||
82 |
三江侗族自治縣 |
《和裏村誌》 |
和裏村誌編纂委員會 |
2017.1 |
2019.1 |
內部出版 |
單位資助、個人捐助 |
16.03 |
33 |
是 |
否 |
是 |
廣西傳統村落 |
|
83 |
《同樂苗族鄉誌》 |
同樂苗族鄉誌編纂委員會 |
1992 |
1993.9 |
內部出版 |
其他 |
|
6 |
是 |
否 |
是 |
廣西傳統村落 |
||
84 |
《富祿苗族鄉誌》 |
廣西三江富祿苗族鄉誌編纂委員會 |
2013.7 |
2014.9 |
公開出版 |
其他 |
|
4 |
否 |
否 |
是 |
廣西傳統村落 |
||
85 |
桂林市 |
灌陽縣黃關鎮 |
黃關村村史 |
黃關村黨委、村委會 桂林市檔案局 |
2011.2 |
2012.5 |
公開出版 |
社會募捐 |
28.5 |
46 |
是 |
是 |
是 |
|
86 |
龍勝縣 |
平等侗寨史 |
其他 |
|
|
內部出版 |
自籌 |
|
|
否 |
否 |
否 |
廣西傳統村落 |
|
87 |
廣南村史 |
其他 |
|
|
內部出版 |
自籌 |
|
|
否 |
否 |
是 |
廣西傳統村落 |
||
88 |
荔浦 |
盤村屯誌 |
|
|
已出版 |
不詳 |
|
|
|
|
|
|
|
|
89 |
平樂 |
平樂鎮誌 |
平樂鎮誌編纂領導小組 |
1987 |
1992 |
不詳 |
|
|
|
|
|
|
長灘居委長灘老街是 |
|
90 |
梧州市 |
長洲區 |
長洲鎮誌 |
|
|
2013 |
內部出版 |
|
|
|
|
|
|
|
91 |
倒水鎮誌 |
|
|
2017 |
內部出版 |
|
|
|
|
|
|
|
||
92 |
泗州村誌 |
|
2018 |
2020 |
內部出版 |
|
|
|
|
|
|
廣西傳統村落 |
||
93 |
梧州市 |
長洲區 |
正陽村誌 |
|
2018 |
2020 |
內部出版 |
|
|
|
|
|
|
|
94 |
寺衝村誌 |
|
2018 |
2020 |
內部出版 |
|
|
|
|
|
|
|
||
95 |
長地村誌 |
|
2018 |
2020 |
內部出版 |
|
|
|
|
|
|
|
||
96 |
竹灣村誌 |
|
2018 |
2020 |
內部出版 |
|
|
|
|
|
|
|
||
97 |
龍華村誌 |
|
2018 |
|